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旅游景点 > 正文

兰州如何建设大景区?

发布日期:2016/3/30 5:00:01 浏览:1220

那么,面对新形势,兰州旅游如何“走”、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精”文章、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呢?我们欣喜地看到,去年年底,兰州提出了用3至5年建设兰州大景区的思路。此举将立足兰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鲜明的资源优势,着重实施“两廊五区”战略布局,力争把兰州建成西北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集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集聚区,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文化旅游精品大景区和旅游城市。

大景区建设是新时期做大做强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在不久前举行的全省旅游产业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连辑指出,各市州要把大景区建设作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突破口,不等不靠,全面推进大景区建设各项工作,细化每个大景区建设规划,在省上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融入地方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那么,作为省会城市兰州来说,依托什么建设大景区、如何建设大景区、建设怎样的大景区等方面的问题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方面,倾听了业界对于兰州大景区建设的看法。

a着力打造西部文化旅游目的地

对于旅游界来说,提到敦煌,首先就会想到莫高窟;提到武威,会想到铜奔马;提到天水,会想到麦积山;提高甘南,会想到拉卜楞寺……那么,提到兰州,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呢?是黄河母亲、中山桥,还是五泉山、水车博览园……

兰州是全国省会城市中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被誉为黄河之都。改革开放以来,百里黄河风情线为古老的金城平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因其将自然景观与生动形象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而蜚声中外,堪称兰州“外滩”,也成了兰州旅游新的代名词。基于此,风情线上的中山桥、黄河母亲、水车博览园……这些兰州旅游的标志性符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其实,许多兰州人都知道,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兰州随地处西北,但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荟萃。丝路文化与黄河文化在这里交汇,东西方文明在这里共融,但由于受历史、区位乃至自然因素的影响,这里总是“孤芳自赏”。虽有骄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但依然“知音”难觅,多少有点“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缺憾。于是,“留不住客”成了“如兰之州,如家之城”的一块“硬伤”。正是在此背景下,自强不息、果敢进取的兰州,审时度势,果断提出了“中国西北游,出发在兰州”的旅游宣传口号,在彰显兰州区位优势的同时,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以吸引外来游客走进兰州,关注兰州。

那么,面对新形势,兰州旅游如何“走”、做好“无中生有”、“有中生精”文章、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呢?我们欣喜地看到,去年年底,兰州提出了用3至5年建设兰州大景区的思路。此举将立足兰州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特色鲜明的,着重实施“两廊五区”战略布局,力争把兰州建成西北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成为集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集聚区,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文化旅游精品大景区和旅游城市。

据了解,截至2013年底,全市现有星级饭店51家,标准床位2万多张;旅行社230余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20家;旅游车(船)公司、旅游商店、旅游餐馆30多家。全市开辟国际国内精品旅游路线50余条,与国内30多个城市建立了互通客源的经济协作关系,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8.9万人,其中在兰注册导游人员6742名,间接从事旅游人数达30余万人,旅游接待服务和经营体系已初步形成。可以说,兰州旅游设施日趋完善,服务体系的成型,为兰州建设大景区提供了先决条件。

b“两廊五区”构筑兰州大景区

据市旅游局发展规划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层面强化旅游规范开发、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改革现行旅游管理体制,旅游最终落脚点都趋向于城市元素。把城市变成大景区,是让旅游消费这辆快车整合提速越来越重要的手段。把城市变成大景区,就是要把城市作为整个产品来打造,全面实施旅游形象和品牌战略,提升整个城市旅游度假的人文特征,才能真正促进旅游业的大发展。这位负责人还说,对于兰州来说,兰州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优势显著,资源优势独具特色,加之当下的政策机遇,为兰州建设大景区,加快兰州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兰州座中四联,是连接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有较强的辐射集散功能,在西部旅游开发中占据了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具备建设兰州大景区的区位优势。兰州交通优势显著,与西北地区周边旅游城市相比,兰州市具有显著的交通优势和较强的可进入性。资源优势独具特色,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建设兰州大景区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支撑。同时,政策机遇难得。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甘肃创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批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推进,对于打造兰州大景区,加快兰州旅游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历史意义。

据了解,兰州大景区建设中,将以黄河风情线为轴线,聚合展示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内涵,串联提升水车博览园、儿童公园、亲水平台、百年铁桥、黄河母亲雕塑、龙源、金城关现有景区景点,创意建设黄河楼、黄河(伦敦)眼、黄河母亲主题公园、天斧沙宫、旅游一条街等新景区景点。以兴隆山、仁寿山、什川古梨园、青城古镇、达川三江口、吐鲁沟为辐射景区,带动大兰山、大白塔山、大兴隆山、大吐鲁沟等景区,在优化现有文化观光产业的基础上,丰富完善生态休闲、避暑度假、商务会展、宗教文化等高端旅游产品,把兰州建成西北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辐射带动临夏、白银,把兰州打造成为集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度假休闲为一体的集聚区,成为荟萃华夏文明、凸显生态黄河的国际文化旅游精品大景区和旅游城市。着重要实施好“两廊五区”战略布局,打造以楼、兰州水车博览园为核心景区的百里黄河文化长廊,以青城古镇、什川古梨园为核心景区的兰州近郊黄河休闲度假长廊,以大兰山为核心景区的大兰山文化休闲旅游区,以仁寿山、达川三江口为核心景区的兰州西部民俗生态旅游区、以兴隆山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为核心景区的兰州南部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景区的兰州远郊历史文化旅游区,以甘肃省游客集散中心、西部影视文化旅游基地、甘肃奥体旅游中心为核心景区的兰州新区城市休闲旅游区”。形成一批独树一帜的丝路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塑造一批独具风格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精品,全面升级兰州城市旅游品牌战略格局。

c大景区建设要精准定位

提起大景区建设,对于兰州大景区建设十分关注的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教授有着自己的理解与看法。5月19日,把多勋开门见山地说,兰州只有做好“黄河文章”、做优“黄河文章”,才能拓展游客8小时以外的市场。因为8小时以外的市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市场。大景区建设要立足游客需求,着眼为游客提供怎样的旅游需求来建设,这就要求在建设大景区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精准定位。

谈及兰州大景区建设时,把多勋坦言:“陕西的曲江、兵马俑景区、的宋城、景区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景区。我认为,建设大景区不是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而是要依托区域的资源优势,在深度挖掘其内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开发一批与休闲、度假、商务、休闲、养生等相结合的复合型产品,以增强游客与景区的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把多勋认为,兰州大景区建设应当注重对“两个长廊”的建设。即:刘家峡至兰州城区的百里黄河文化观光长廊和兰州城区至白银四龙的百里黄河旅游文化休闲长廊。在此过程中,涉及兰州与临夏、白银两地的旅游协作机制的建立,需要双方就景区的定位、规划、发展战略,以及景点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以达成彼此的共识。就兰州城区至白银四龙的百里黄河旅游文化休闲长廊来说,这里具有休闲旅游的比较优势。同时,可将兰州的青城古镇、什川梨园,以及白银的石林等景区纳入一体,发展其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兰州如果仅靠百里黄河风情线,以及五泉山、白塔山来支撑游客8小时以外的旅游需求是不够的。因为其在海内外的影响力,以及体量是不足以支撑百里黄河文化观光长廊的。兰州市区的仁寿山充其量是本地老百姓休闲的场所,其体量、品相、人文等方面与大景区建设是有距离的。周边的天斧沙宫虽说对游客具有一定的吸附力,但总体来说,体量不够。加之,西边有张掖临泽的丹霞地貌,与之相比,相形见绌,如此说来,将其纳入百里黄河旅游文化休闲长廊是相对适宜的。

把多勋还说,大景区建设中,兰州应当进一步提升景区的综合接待能力,为游客创造方便、舒适、安全的旅游条件,推进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将兰州大景区建设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综合性景区,并以此支撑和助推兰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无独有偶,在本土业界颇具声名的金桥旅行社董事长苏自立认为,大景区是个概念,关键要把景区的基础设施、品相和管理水平提升,让游客感觉到景区不枉此行。也就是说,要将景区打造成为游客心驰向往的地方,到这里有看头、有玩头,具有影响力和游客吸附力。

苏自立坦言,大景区建设对于当地政府加快旅游等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依托城市的旅游功能和定位,依托大景区资源优势,创新景区的产品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生活习俗打造一批与城市景观街区和特色产业相匹配的旅游特色功能区,以提高其服务水平,满足游客需求。

我省规划建设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

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近日在兰州召开,会议讨论规划建设敦煌莫高窟、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等20个文化旅游大景区,探讨如何将甘肃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方案。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甘肃省旅游部门和各市州旅游负责领导讨论建设一批景区体量大、旅游项目多、功能配套完善的文化旅游大景区,包括敦煌莫高窟/月牙泉、平凉崆峒山、天水麦积山、嘉峪关关城、武威雷台、夏河拉卜楞、张掖丹霞、酒泉航天城等20个大景区。

文化旅游大景区的建设是甘肃实现旅游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战略,甘肃拥有敦煌文化、石窟文化、始祖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会议讨论建设以这些文化为基础的20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如敦煌文化产业园、中华始祖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会宁红色文化产业园等。

会议讨论用现代化城市管理的理念建设甘肃4个历史文化名城,包括武威、张掖、敦煌、天水,和9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包括兰州、酒泉等。规划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项目支撑的方式,完善崆峒古镇、嘉峪关观礼古镇、宕昌哈达铺古镇等建设,促进文化旅游名镇名村文化旅游发展。

同时,会议讨论如何整合包装文化特色旅游,例如,如何整合包装敦煌文化之旅、庆阳红色文化之旅、黄河风情之旅、雅丹丹霞探奇之旅、回藏风情之旅等。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旅游纪念品、土特产品、中药材和养生保健品、民族宗教特色产品等的研发,支持甘肃洮砚、庆阳香包、马踏飞燕和《读者》等杂志品牌做大做强。□据新华网

概念解释

核心景区:是指在综合景区内旅游资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品牌影响力大、基础条件好、开发潜力大,对综合景区支撑、辐射带动力强的景区。核心景区必须具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实现区域四至范围清楚、管理运营体制顺畅统一等基本条件,并能够建立起统一产品开发、统一线路组合、统一门票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统一服务运营,高效有序的景区运营机制。

综合景区:是指以核心景区为支撑、辐射周边景区(点),整合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旅

[1] [2]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