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资讯杂谈 > 正文

甘肃举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2/7/17 12:56:47 浏览:317

来源时间为:2022-07-08

原标题:甘肃举行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闻发布会

7月8日,甘肃举行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闻发布会,请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玲房介绍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何小东、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矿业权管理处处长刘东晓、甘肃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柳永刚。

主持人卢莹: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和新发展理念,立足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及我省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统筹矿业经济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省自然资源厅将着力激发矿产资源市场活力,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

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玲房先生,为我们介绍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处长何小东先生,省自然资源厅矿业权管理处处长刘东晓先生,省自然资源厅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处处长柳永刚先生。

首先,请赵玲房先生介绍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关情况。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赵玲房:

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代表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省自然资源工作的各新闻媒体表示感谢。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概况。

甘肃处于古亚洲、特提斯、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区域的叠加交织地段,地质条件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大,分布有北山—龙首山、祁连山、西秦岭等重要成矿带。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80种,已查明资源储量的114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36种、非金属矿产69种、水气矿产2种。查明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一位的有11种,位居前五位的有33种,位居前十位的有61种。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度重视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结合我省实际,我们形成了“1 2 2 2”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政策体系,也就是“1个意见、2个规划、2个方案、2个规范”。“1 2 2 2”政策体系的建立为全面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服务保障作用,突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鲜明导向,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加速推进复工复产的工作部署,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对部省两级发证的矿山中130处停工停产矿山进行了细致摸底核实,经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审议同意,印发了《助力矿山企业纾难解困加速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方案》。按照“省级统筹、部门指导、市县落实、分类施策、加快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化解矿山企业停工停产问题,促进矿山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二是严格执行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的相关规定,积极推进“净矿”出让,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三是以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工作,认真梳理汇总出符合出让条件的项目共155个。按照区分不同种类、合理安排时序的原则,分批次加快推动矿业权公开出让转让工作。目前已成功出让矿业权37宗(探矿权32宗、采矿权5宗),出让收益总计28.33亿元。此次出让的项目只是我们所有成果中的一部分,下一步计划出让的项目有120多个,既有金属矿、也有非金属矿,这些项目的投放,对于活跃我省矿业权市场、为重点矿山企业提供接续发展资源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也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精神,及时总结分析,对各地分类指导,大力推动矿业权出让工作常态化和规范化,形成“竞争出让更加全面,有偿使用更加完善,事权划分更加合理,监管服务更加到位”的矿业权出让机制,不断激发全省矿业市场活力和潜力,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增强矿产资源对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十四五”时期,省自然资源厅将继续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抓手,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提升矿产资源勘查水平,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一是提高基础地质调查研究程度。加强全省重要成矿区带关键性地质问题研究,深化成矿规律认识,评价矿产资源潜力。围绕北山-龙首山、阿尔金-祁连、西秦岭等重要成矿区带,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5万矿产地质调查,持续提高全省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以金、铁、镍、铜、钴等战略性矿产为主攻矿种,在重要成矿远景区开展1:2.5万矿产地质调查。优选找矿靶区,开展矿产调查评价。在主要含煤盆地开展煤炭、煤层气综合调查评价。

二是全面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地勘基金投入力度,重点围绕煤炭、铁、金、铜、镍、钴、钒、晶质石墨、萤石等9种国家战略性和铅、锌、地热等3种省内优势矿产资源,聚焦33个找矿靶区开展找矿行动。重点加大陇东、河西地区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煤层气,酒泉、金昌地区金、铁、铜、镍、钒、稀有金属、晶质石墨、萤石、硅石,甘南-陇南地区金、锑、铅锌等矿产资源勘查,尽快提交一批可供开发利用的矿产地。

三是着力推进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现有采矿权上部和深部以协议方式申请探矿权,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开展增储勘查,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白银厂、镜铁山矿区深地探测工程。着力加强金川铜镍矿,合作早子沟、夏河加甘滩金矿,成县厂坝、徽县洛坝、郭家沟铅锌矿,窑街、华亭、靖远等大型煤矿深部及外围找矿,开辟找矿“第二空间”,增加矿山后备资源,力争新区域实现新突破、老矿山焕发新生机。

四是加快推进勘查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矿业权出让步伐,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全面激发勘查开发市场活力,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良性循环。以地勘基金勘查成果为依托,分批次、按计划加大矿业权投放力度,重点推进崇信周寨南、环县沙井子南、窑街矿区深部及外围、靖远王家山外围、景泰郭家台、山丹东水泉东、花草滩外围煤矿资源,徽县天子坪金矿,敦煌五一山钒矿,肃北杨岭铁钒矿,张掖盆地地热成果转化。

二、突出国家战略性矿产,推动资源开发提质增效。

一是加大陇东煤炭资源开发力度。充分发挥陇东煤炭资源优势,强力推动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重点围绕华亭、灵台、宁正、宁西、沙井子、甜水堡等6个国家规划矿区,建成投产新庄、马福川、五举、甜水堡二号井、赤城、邵寨等煤矿,新增产能2290万吨/年。着力推进唐家河、马福川、九龙川、罗川等煤矿建设,保障“陇电入鲁”工程和川渝地区用煤。

二是提升陇南甘南金矿资源开发水平。以西和大桥、礼县李坝、文县阳山、合作早子沟、夏河加甘滩等矿区为依托,通过资源整合、扩能改造,发挥产业聚集和规模效应,打造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基地,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黄金企业集团。全力推进夏河加甘滩、徽县九条沟等16个金矿开发。加快合作早子沟金矿扩能改造。全力推进合作以地南、下看木仓、夏河格娄昂、拉古河等金矿矿山建设。积极推进夏河加木龙金矿勘查开发。

三是加快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步伐。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依托大型骨干企业,挖掘资源潜能,支持有色冶金、新材料产业发展,加快矿业转型升级。建成景泰县白岩子煤矿,新增焦煤产能90万吨/年。引导支持靖远矿区、窑街矿区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尽快实现肃北吐鲁矿区新增煤炭产能440万吨/年,保障风电、光电调峰电煤供应,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永登大有、山丹东水泉煤炭资源开发。深入研究谋划肃北红柳峡-大敖包沟晶质石墨国家规划矿区开发,积极协调推进晶质石墨成果转化。全面推进肃北吐鲁东、红沙梁东、公婆泉煤炭,红山铁矿资源开发。积极推进岷县寨上金矿,敦煌方山口钒矿、北山金矿,阿克塞青砂沟锰矿、多坝沟金矿、化石沟铜矿、余石山铌钽矿资源开发。

三、紧盯省内优势矿种,优化开发利用布局。

一是提升铅锌资源开发规模。完成白银有色集团李家沟、小厂坝、厂坝铅锌矿资源整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和产能提升。尽快盘活成县毕家山铅锌矿区资源,形成现实产能。支持已有矿山升级改造,促进西和中泰工矿、银子崖、宕昌开源、成县毕家山、瓜州花牛山等铅锌矿规模提升,新增铅锌产能3万吨/年。推进徽县洛坝铅锌矿外围、成县熊家河、宕昌代家庄等9个铅锌矿开工建设,新增铅锌产能5万吨/年。全力建设成县厂坝-西和大桥-礼县李坝国家能源资源基地。

二是推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挥兰州、张掖盆地地热资源优势,超前谋划,加快构建绿色高效资源开发模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和尾水回灌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地热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开展开采适宜性评价。加快形成部门联动协调机制,创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审批绿色通道,推进地热利用示范工程,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三是促进特色资源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鼓励各地深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非金属矿产资源潜力,改进和提升企业产品结构,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非金属矿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加大凹凸棒石综合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资源评价地方标准,精准服务全省凹凸棒石产业发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全面加快石灰石、石英岩、石膏、重晶石、硅灰石、石棉、陶瓷土、饰面用石材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金属矿产开发步伐,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拓展以非金属矿产为主要原料的矿物功能材料等新应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四是保障砂石资源供给。加快构建区域联动、供需平衡、绿色环保、集约发展的砂石资源开发新格局。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统筹建设兰州北、兰州南、兰州东、兰州西、甘南合作、平凉三道沟、天水秦州武山、天水麦积伯阳镇、陇南武都区等9大砂石集中开采区。通过“引资新建、淘汰落后、升级改造、推动整合”等措施,全面推动砂石资源开发整体升级改造,不再新建年产5万立方米以下建筑用石材矿、6万吨以下建筑用砂矿。积极扶持发展规范化、产业化、规模化、工业化机制砂石生产项目,扩大机制砂应用范围。

四、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鼓励尾矿、固体废物、废水资源化利用,坚持煤矿瓦斯先抽后采、采煤采气一体化。积极推进砂石资源替代利用,支持废石尾矿综合利用。

积极探索和实施鼓励贫矿资源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发贫矿资源。支持矿山企业技术、工艺和装备技术改造,不断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在陇东地区探索煤炭、煤层气与石油、天然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是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坚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严守“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对不符合规定的已有矿业权,完成生态环境修复,引导有序退出。除地热、矿泉水外,非战

[1] [2]  下一页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