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3-11-23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固原市人民政府发布《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2035)》,到2025年底,全区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能力达9056吨/日,可以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需求。到2025年底,全区建成生活垃圾焚烧能力7050吨/日,地级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85以上,县城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50以上。全文如下: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
《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2035)》已经2023年9月9日市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固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0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2035)
第1章总论
1.1规划背景。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和建设“无废城市”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各级频繁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各地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着力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协同推进城乡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融合”。
全国《“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作为指导宁夏各地科学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指出要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停用垃圾填埋场的综合整治等;《固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指出要以有害垃圾、湿垃圾(餐厨/厨余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4类为基本类型,按照“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管理原则,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全覆盖;《固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指出要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推行“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垃圾分类处理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固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固原市的发展定位、城市规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全域覆盖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村收集、镇转运、县分拣、市处理”环卫体系,全面建成固原市城市垃圾无害化利用及环卫一体化项目。因此本次规划是国家、自治区及地方规划新要求。
为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做好与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建立覆盖固原市全域的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环卫等市政设施均等普及,助推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改善固原市整体环境质量,固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编制了《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2035)。
1.2规划范围。
一区:原州区;四县:泾源县、彭阳县、隆德县、西吉县;
二十一镇四十一乡:
1.3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23年—2035年。规划基准年:2022年;近期规划:2023年—2025年;中远期规划:2026年—2035年。
1.4规划内容。
(1)调查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治理体系现状,分析存在问题;
(2)科学预测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
(3)提出科学合理、符合各地区实际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理模式;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及分类处理体系配套设施;
(5)综合考虑垃圾分类终端处置方式,完善垃圾分类末端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环节;
(6)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5规划依据。
1.5.1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第9号);
(2)《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5年修正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7月修正);
(4)《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26号);
(5)《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2017年修订版);
(6)《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规〔2017〕2166号);
(7)《关于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宁建发〔2019〕46号;
(8)《关于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建发〔2019〕72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版);
(10)《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0〕1257号;
(1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746号)。
1.5.2规范标准
(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
(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评价标准》(DB64/T1766-2021);
(3)《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19);
(4)《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标准》(GB/T50337-2018);
(5)《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T65-2004);
(6)《环境卫生图形符号标准》(CJJ/T125-2008);
(7)《生活垃圾产生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106-2016);
(8)《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T47-2016);
(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24-2009);
(10)《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1-2010);
(11)《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61号);
(12)《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42-2010);
(13)《餐厨垃圾处理技术规范》(CJJ184-2012);
(14)《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16)《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技术规范》(GB50869-2013);
(17)《生活垃圾堆肥处理技术规范》(CJJ52-2014);
(18)《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19)《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监管标准》(CJJT213-2016)
(20)《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2017);
(21)《再生资源绿色分拣中心建设管理规范》(SB/T10720-2021)。
(22)《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GB55012-2021);
(2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1.5.3其他参考资料
(1)《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2)《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21-2030)》;
(3)《固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4)《固原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固政办发〔2021〕54号);
(5)《固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固政办发〔2021〕16号);
(6)《固原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固党办〔2022〕12号)。
第2章区域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2.1.1地理位置
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区,地处东经105o19’~106o57’和北纬35o14’~36o31’之间,东与甘肃庆阳市、平凉市为邻,南与平凉市相连,西与白银市分界,北与宁夏中卫市、吴忠市接壤。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2.33平方公里。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个省会城市构成的三角地带中心,是国家179个公路交通枢纽之一。
2.1.2历史沿革
固原历史悠久,是中国远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曾是我国古代西北重镇和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境内广泛分布着公元前2500-2200年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也是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的结合带。距今2.7万年~3.2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已有以原始农业为主的氏族部落。战国时期秦惠文王设置乌氏县、朝那县,西汉武帝置安定郡,北魏置高平镇,北周改原州,明置固原卫,清代升为直隶州。
建国初,属甘肃平凉管辖。1953年10月将西吉、海原、固原三县从平凉专区划出成立西海固回族自治区(地级),1955年改为固原回族自治州,仍属甘肃省管辖。1958年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时,将固原回族自治州连同平凉专区的隆德、泾源二县划归宁夏成立固原专区。1979年设固原地区行政公署。2001年7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将固原县改为原州区。2004年2月,海原县划归中卫市。2008年3月,将原州区黑城、七营两个整建制镇及甘城乡北部8个行政村、炭山乡北部4个行政村划归中卫市海原县管辖。
2.1.3自然地理
地质土壤:固原市在地层上处于华北地层和祁连地层区内,两区以龙首~六盘山断裂为界。华北地层区的次级单元为陕甘宁盆缘分区,彭阳县和泾源县、原州区的部分地区位于该分区的平凉小区内。其余大部分地区位于河西走廊~六盘山分区的六盘山小区和北祁连分区的靖远~西吉小区内。平凉小区内地层分布特点是:下元古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至侏罗系均很发育,但因黄土大面积掩盖,仅零星见于残山或沟谷中;下白垩统广泛分布,厚度较大;新生界较发育,遍布全市。六盘山小区地层发育极不完全,缺失古生界、三叠系、侏罗系、上白垩统和古新统。下元古界零星分布。早白垩世接受了巨厚的河湖相碎屑岩沉积,砂岩中具铜矿化。靖远~西吉小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下元古界,古生界只有中~下泥盆统;新生界分布最广,缺失古新统。大部分地区为第四系黄土覆盖,构成黄土丘陵。
气候降水: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年平均日照时数2518.2小时,年平均气温6.2℃,年平均降水量492.2mm,年蒸发量1753.2mm,大于10℃的活动积温2000—2700℃,无霜期152天,绝对无霜期83天。
河流湖泊:固原市境内有清水河、葫芦河、泾河和祖厉河四大水系,其中清水河、葫芦河、泾河河源均在固原市境内,为出境河流,祖厉河仅在西吉县境内有2条主要支流。清水河流域面积2575平方公里,干流河长81.2公里(原州区),多年平均径流量0.55亿立方米;葫芦河流域面积3278平方公里,干流河长120.1公里(西吉县),多年平均径流量0.73亿立方米;泾河流域面积4183平方公里,干流河长39公里(泾源县),多年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