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8-29
科技革新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的孵化器,这构成了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兰州宝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以争创一流为企业目标。兰州宝航的创新探索,是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产业新机制全链式协同发展
2021年11月8日,兰州宝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选择落地兰州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截至目前,兰州宝航已经全面投产,将形成10万吨/年负极材料的生产能力,这将极大地推动甘肃省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
绿色协同发展是兰州宝航创新发展的一大特色。兰州宝航致力于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发展,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环境保护的承诺,而且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成本的降低。具体来说,兰州宝航与母公司宝武碳业之间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上下游协同产业链。这一产业链从上游的煤化工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和转化过程,最终生产出下游的人造石墨产品。这种产业链的协同运作,确保了产品的快速流通和对市场需求的迅速响应,同时,也优化了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兰州宝航工厂内部货车正在出货
更重要的是,借力绿色发展模式,兰州宝航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材料,以及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宝航的绿色发展特色实践,不仅有助于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兰州宝航总经理赵磊表示,“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改进,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科研独门绝技智能化工业生产
踏入兰州宝航的智能化大厅,以碳元素为核心的设计主题令人眼前一亮。工作区域的布局巧妙地形成了一个"C"(碳元素的化学符号)字形,象征着宝航对碳材料的专注与创新。C型工位上,员工们坚守各自岗位,利用先进的智能化系统,远程操控着几百米开外的生产线。在兰州宝航的石墨化作业区,工作人员正坐在他的工位上,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随着他在屏幕上轻触“开始”按钮,一系列自动化流程随即启动,预处理后的石墨原料通过气力输送系统平稳地进入石墨化生料仓,经自动装坩埚机后转入石墨化炉后进行高温加热。
控制室全景图
这一场景并不是科幻故事,而是兰州宝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先进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控制基础,建立的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环境——集中智慧化生产控制系统。这一系统不仅提高了生产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也通过与MES(制造执行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无缝集成,实现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自动化管理。
智能化的生产方式为兰州宝航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提供着硬实力保障。兰州宝航研发的人造石墨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储能、动力和数码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优势,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如,批量生产的E9、AN等负极材料产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适用于各种下游产品系统。随着智能化生产方式的深入践行,兰州宝航不仅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树立起了行业标杆。
人才培养沃土创新型培养体系
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兰州宝航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投入巨大。2023年7月兰州宝航成立技术中心,聚焦于负极材料领域的深层机理探索、产品开发和应用研究。兰州宝航技术中心为加快新产品从现场走向市场,打造了小试、中试、产线一体化的研发平台,配备了2000余万元的先进的研发和检测设备,还积极与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模式,以推动负极材料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与产业化。技术中心从国内头部企业引进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通过一系列的引育措施,组建了一支有梯次、高质量的研发人才队伍。
在面对如何培育出好的企业人才这一难题时,兰州宝航交出了一份线上线下结合的创新培养答卷。线上,宝武微学苑平台提供着丰富的学习资源,科研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自主选择课程,灵活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和技能。这种自主学习和在线培训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激发了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线下,兰州宝航实施了“师徒带教”制度,通过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训。这一现代化的师徒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确保了知识和经验的有效传承,也促进着新员工的快速成长和职业发展。
展望未来,兰州宝航将继续秉承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为全球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杨心怡、徐凯舟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刘晓程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