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旅游景点 > 正文

兰大博士从一碗兰州牛肉面说开去

发布日期:2016/5/3 8:36:30 浏览:439

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却始终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清晨,伴随着太阳渐起,兰州人的一天从一碗牛肉面开始了,遍布于兰州的一万余家牛肉面馆,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生活本身。在兰州,牛肉面一般被当早餐的时候居多,所以很多牛肉面馆都是早晨六点营业,到下午两三点就歇业关门了。每家面馆因为面的柔韧度,口感,汤的味道,牛肉,辣椒等原因味道也各有不同。但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却始终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一清,牛肉汤色清味香;二白,白萝卜片纯净洁白;三红,红辣油鲜香诱人;四绿,香菜末蒜苗花儿青嫩翠绿;五香,面劲味足,满口留香。

又有:“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之说。

兰州的清汤牛肉面因其美味可口,经济实惠,而风靡各地。当地人一般称其为“牛肉面”,也有称“牛大”或“牛大碗”,取“大碗牛肉面”之意。说到兰州牛肉面的历史,有史料记载的是清朝嘉庆年间由马六七从河南清化人陈维精处学成带入兰州的,经后人陈和声,马保子,兰州牛肉面得以发扬光大。马保子最初是挑着热锅牛肉面沿街叫卖,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后来情况好了开了自己的店,清汤牛肉面的名声也渐渐响起来。其子马杰三接管之后在“清”字上下功夫,不断改进,使其有了“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美誉。

直到现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兰州牛肉面馆遍地开花,但正宗与否恐怕还得让兰州人道上一道。现在市面上看到的兰州牛肉面馆名曰:”兰州牛肉拉面“,但在兰州本地却从来没人这么叫,因为这些拉面馆基本都是青海人经营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青海化隆县一批不甘贫穷的农民率先到厦门创业“打拼”,开创了拉面馆的先河。后来随着走出山门的农民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形式,所谓的“正宗兰州牛肉拉面”就被全国人所熟知,而其味道自然与兰州当地的正宗牛肉面不可比。说来也尴尬,兰州的牛肉面,却被青海化隆人“发扬广大”。

但在兰州人的眼里,牛肉面既不是商品,也不是随意应付的几根面条,无论招牌上的“正宗”写的多硕大,他们依然爱那一锅用心熬煮的牛肉汤,粗细不同的圆面或者扁面里的韭叶,一勺浓香的油泼辣子,还有一把新鲜的蒜苗香菜……而一碗顶级配置的牛肉面更是深得兰州人的心,即多买一份卤制或酱制的牛腱子肉和一个卤鸡蛋,而它也有一个稍显有趣的名字——肉蛋双飞,另外喜欢的人还会再加些凉拌小菜像土豆丝、萝卜丝什么的。

一碟牛腱子肉加一个卤鸡蛋——肉蛋双飞

博士创业——开启新式的兰州牛肉面

而作为兰州本地人的邓毓博跟兰州牛肉面自然也有剪不断的缘分。既是数学博士又是大学教师和拉力赛车手,他身上的光环不少,而按照正常剧情,邓毓博应该会继续在兰州大学研究机会网络,偶尔去开开赛车,最后以教授的身份退休,在兰州开一家自己当咖啡师的手调咖啡馆,如果资金充裕,没准还会开个健身馆。而就在去年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辞去教职,创立“牛大坊”兰州牛肉面品牌,倾尽所有去钻研一碗随时随地都能吃得到的正宗兰州牛肉面,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疯了,但照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为了心中的梦想还有那股不服输的劲儿。

牛大坊的原汤型牛肉面

后来与中科院计算机博士熊永平长谈之后,俩人的想法一拍即合。从调味料的配方数据分析到原产地调研,再到寻找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学术手段和传统手工制作的结合成就了国内首款原汤型牛肉面,将熬煮好的牛肉汤直接进行无菌包装,即能长期保存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汤的原味。而时间悄悄过去一年,牛肉面不仅经历了改朝换代,团队成员也在渐渐壮大,他们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拉面师傅,而是一群大学校园中的技术宅。

邓毓博和他的学霸美食团队

创始人陈维精——国子监的太学生,喜阅食谱,著书立作,文人兼食客,一碗兰州牛肉面在他手上开始流传,后又经马保子等人发扬光大。而今这帮年轻人,从学霸到厨师,把在大学实验室里的技术,严谨和内心的情怀,梦想,同时放到这碗牛肉面里。倒真有种历史契合之感。

关注深圳美食官方微信(HappyValley2013),了解更多美食资讯,各式福利不定期推送!

《兰大博士从一碗兰州牛肉面说开去》相关参考资料:
兰州牛肉面、兰州牛肉面历史、2000一碗牛肉面、一碗牛肉面、兰州牛肉面加盟、台湾一碗牛肉面卖、兰州兰大科技、兰大博士招生简章、兰州80后核博士找到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