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旅游景点 > 正文

兰州黄河河道变迁与历史文化

发布日期:2017/1/3 7:25:06 浏览:1616

名理学家,其学私淑河东薛瑄。《明史·段坚传》称他“务致知而践其实,不以腴闻取誉,故能以儒术饰吏治”.着有《容思文集》和《柏轩语录》。正统九年(1444年),他在兰州东关段家台段宅聚徒讲学,因材施教,造就兵部尚书彭泽等一大批人才。后人称此为容思书院,为见于记载的甘肃最早的书院。

段续是段坚的侄重孙,字绐先,号东川。嘉靖二年(1423年)进士,授都察院云南道御史,次年“大礼议”中,因弹劾席书、桂萼,惹恼明世宗而入狱。原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他死后,皇太后和内阁首辅杨延和,根据《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规定,迎武宗叔父之子朱厚熜入继大统。朱厚熜是兴献王朱佑杬的世子,宪宗之孙,孝宗(武宗之父)之侄,武宗的堂弟,封地在湖北安陆(今湖北钟祥)。朱厚熜十五岁时由兴献王府迎来北京,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继皇位,改明年为嘉靖元年,是为世宗。朱厚熜属于小宗,不是以皇太子而是以外藩亲王入继帝统的,这就在封建礼仪上产生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世宗继位后尊崇亲生父母,封赠帝号,修建皇陵,由小宗变为大宗等,朝廷内外围绕这一系列变动展开了长达二十年的激烈斗争,这就是明嘉靖朝的“大礼议”.

段续弹劾席书、桂萼等,是主张世宗尊孝宗为父,反对尊其生父,因而被下诏入狱,后贬去河南郾师县任县丞,不久升为知县。在任期间,他率民耕田,革除弊政,卓有政声,因此升至湖广布政司(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参议(从四品,因事添没)。后又调任督修世宗生父“兴献皇帝”、生母“兴献皇后”的显陵,因督修有方,升为密云兵备副使。嘉靖二十年(1541年),显陵建成,加三品俸禄致仕。一说以山东按察副使致仕。

段续在宦游西南诸省时,看到当地多用竹制筒车汲水灌溉,效果很好,便悉心观察其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并用竹子做成筒车模型,带回故乡兰州。由于兰州没有竹子,便改用当地所产榆、柳、槐木,依据黄河河岸高度,开始仿制适合于兰州使用的水车。由于黄河水面与农田的垂直距离较大,因而,除加大水车直径外,水车底部倒挽河水处开掘深坑,镶砌硬石,使水流形成较大落差,产生较大冲力,以驱动大直径水车。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段续创制的第一轮水车在段家湾,即今兰州军区后勤部以东一里的黄河南河道开始转动,黄河水被高大的水车提上,流进干涸的土地,流进人们的心田。

段续创制的第一挂水车,人们称其为“祖宗车”.“古岸长河夕照下,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词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自段续创制水车后,以其堤灌甚便,黄河两岸农民争相仿制,水车数量迅速增加,至清末,兰州黄河沿岸水车增至157挂,其中河北岸41挂,南岸84挂,河滩32挂。1952年,全市水车猛增至252挂,堤灌面积达10万亩。一挂挂密集排列的水车,昼夜旋转,既为岸上农田带来灌溉之利,也给古城增添了独特的韵致。

我们可以想见,“绿杨古柳度春秋,旋转乾坤永不休”的水车,在当时的兰州黄河岸边构成的是一幅多么绝美的风景画:碧绿的杨柳,艳丽的桃梨,青翠的田野,吱呀的水车,多么恬静,多么优美。250多架水车,一字排开,雄踞黄河两岸,犹如巨龙俯仰喷吐,又是何等磅礴壮观。水车,是我们的祖先战胜自然的智慧结晶,象征着磅礴的黄河文化精神,展现着西部人不屈不挠的生存信念。兰州的水车已经消失几十年了,但兰州人的水车情结却一直没有消失,而且随着岁月的流失,这些情结更加浓烈。近年来,有很多人提出,恢复黄河两岸的水车,突出兰州特色,建造兰州标志性景观,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建文元年(1399年),肃王奉命率王府迁至兰县(今兰州)。肃王迁兰后,即开始在此黄河以南紧靠河滨的地带修建王府,王府的具体位置在今城关区城隍庙以东,会馆巷以西,张掖路以北,南滨河路以南处。王府坐北朝南,内设大门三道,分别为棂星门、端礼门、承运门。承运门内设两殿,一为承运殿,一为存心殿,为发布政令、举行典礼的场所。存心殿后建东西二宫,分别是肃王日常办公批文和居住的地方。王府东、西、北三面建宫廷苑囿,苑中有寺庙、假山、亭台楼榭、小桥流水、珍禽异草、繁花秀木、通幽曲径。王府方广二里,北靠兰州北城城墙,城下有黄河滔滔奔流东去,气势雄伟壮观。

楼西旧有二碑,为明代诗刻,李自成军攻陷兰州时,肃五妃颜氏以头触碑而死,天阴雨湿则血痕斑然,故称之为碧血碑。此碑今存于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南部。

肃王朱楧久别金陵,乡愁甚重。在浓郁的思乡之情支配下,便借兰州之地,生发江南之恋,以慰思恋故乡之苦,并由此兴建了一系列具有江南风光的名胜建筑,其中在黄河沿岸的主要有莲荡池、鱼池子及王府内的凝熙园等。

鱼池子即今鱼池子一带,明代时这里水草丰盈,明肃王辟为养鱼之所,故称鱼池子。

莲荡池在今黄河之畔的小西湖处,此地原为天然池沼,肃王朱楧潴神泉水为之。池方广五里许,南依长城,北临黄河,其中筑有座座亭台,植有田田莲花,为当时黄河岸边一景。明末毁。清康熙五年(1666年)甘肃巡抚刘斗和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陕甘总督吴达善重修之。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废。清光绪六年(1880年),护理陕甘总督杨昌浚重修之,因杨昌浚曾任浙江巡抚,思念杭州西湖,故改名为小西湖。杨昌浚在湖南建龙王庙,在湖心建来青阁,湖中垒石为舟,舟旁种莲花,湖西建临池仙馆,湖北建螺亭,沿湖环栽杨柳,湖东建牌坊,题额“小西湖”.民国时,陆洪涛为祭祀陕甘总督陶模,在湖南建陶公祠。刘尔炘沿湖筑围墙,并把来青阁改为大角三层塔形亭,题额“宛在亭”;把临池仙馆改为羊裘室;拓螺亭为高台,建回廊而上,俯览黄河;在湖东建龙王庙,庙前有狮跑泉,为砖砌半圆形,泉水喷涌,水量旺盛;湖北建钓滩坊,题额“鱼天乐地”,坊前滩边布置巨石,游人可以坐而垂钓,成为颇具江南风格的园林。当时的小西湖波光潋滟,堤柳如烟,春夏之际,水鸟咸集,鹭游鹇浮,亭台楼阁,错落其间;秋后黄茅,风前白苇,霜中红叶,风景十分美丽,波光清漪中荡舟泛月,美不胜收。

凝熙园为王府花园,在今兰州市城关山字石一带,明建文二年(1400年)肃庄王朱楧建,历代重修,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园内建有池塘、假山、亭台楼阁,花草树木蓊郁,园中部有用山石堆砌的假山,玲珑剔透,绿草如茵,名曰石累山,俗称山字石。山顶建亭台,危耸欲坠。山下有地洞,幽邃曲折,传说可通金天观(今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南部)、莲荡池。清道光时为大药王洞、小药王洞、观音洞,增修如来龛、伽蓝龛,在岩石间塑佛像。清光绪时,假山周围建肃曹殿、玉皇阁、超然亭。亭下有拂云桥,桥西有真武宫。

桥下有圆形池塘,波光潋滟。池北有奎星阁,再北有斗姆宫。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主次分明,花木掩映,有皇家气象。凝熙园面朝皋兰,背依黄河,是黄河沿岸的又一景园。

节园亦为肃王府(今甘肃省人民政府院内)后花园,建于明建文元年(1399年),历代均有修葺,清代因总督驻节,遂称节园。

节园北靠北城墙,墙外即黄河。城墙上建拂云楼,又名源远楼。清代园中建肃王烈妃祠。园中有台地,上建方形船亭,光绪时陕甘总督左宗棠题额“槎亭”,撰楹联曰:“八月槎横天上水,连畦菜长故园春。”溥惠渠曾引雷坛河水入东花园灌溉花木。左宗棠借此水于园西北开二池,名“澄清”.澄清池北建澄清阁,题联:“万水不隔中秋月,千年复见黄河清。”阁前关东西建亭。园内亭台楼阁间,树木高耸,翠竹婆娑,百花吐艳,池塘如镜。左宗棠《节署园池记》云:“节园基宇闳开,园亭之胜为诸行省最。”光绪四年(1878年),左宗棠开放节园,听任市民游览。1929年,王烜在《立秋后三日游艺室节园即事》中云:

林树何荫翳,初秋晚亦凉。高台临曲径,玉簮数畦香。水流何活活,随立双池塘。从知涉成趣,立久忆公忙。

中山桥北山塔山上的白塔亦为明代重建。明正统景泰年间,太监刘永成在白塔古刹遗址上重建白塔寺,山因寺得名而为白塔山。据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白塔寺记》载:“吾兰之尖河山北,原有白塔古刹遗址,正统戊辰(1448年)太监刘公来镇于此,暇览其山,乃形盛之地,于是起梵宫,建僧居,永为金城之胜境。”清康熙五十四年(1751年),甘肃巡抚绰奇“增其旧而新是图,更于塔院西创梵刹一区”,更名慈恩寺,白塔居中,南为悬崖阁楼,北为菩萨殿,东西建陪殿。寺院居高临下,蔚为壮观。此后,逐渐增建庙宇,新建寺庙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形式迥异,有建于黄土层上者,有建于岩崖边缘者,各具风采。

清代,整修陕甘驿道,修建兰州铁桥,增修小西湖园林、白塔山寺庙等,兰州市区黄河两岸初步得以开发。中山桥目前仍为兰州标志性建筑,后来形成的中山桥--白塔山建筑群,成为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一大核心景区。

大约从清光绪年间开始兴起的皮筏,给兰州增色不少。皮筏的历史久远,《水经注·叶榆水篇》有“汉(光武)建武二十三年(47年)王遣兵乘船南下水”的记载。《旧唐书·东女国传》有“用牛皮为船”的记载。《宋史·王延德传》也有“以羊皮为囊,吹敢实之浮于水”的记载。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水流湍急,峡峻滩险,不易行船,故皮筏一兴起便迅速发展,成为有效的水上运载工具。一直到兰州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黄河水面上触目皆是皮筏水运,与横空卧波的长桥,一动一静、一小一大地显出兰州河山的灵动与壮美。

皮筏分牛皮筏和羊皮筏两种,牛皮筏较羊皮筏为大。在黄河流域的甘南、临夏、靖远等地,牛羊成群,为牛、羊皮筏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以游牧为生的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生活中,懂得了皮胎内充物或充气后不沉的道理,遂用皮胎装满衣物等,抱着涉水过河,起初,水手将人或物装入皮胎内,吹足气,扎紧胎口,手推漂浮过河。后来,就将牛皮胎捆扎在木排下制成皮筏进行水运。

羊皮筏的制作方法是:将屠宰后的羊,割去头部及四肢,骨肉内脏由颈部取出,不损外皮。将外皮浸泡、曝晒、去毛、清洗后灌入食盐、胡麻油及少许水,将开口处扎紧曝晒至外皮油润变成红褐色即成皮胎。将皮胎颈部、四肢除留一入气口外均用绳扎紧,用人口或特制打气筒给皮胎充满气,再将入气口扎紧。将充满气的皮胎分列用绳索捆绑于制作好的木框架之下,即做成皮筏。皮筏是人工用木桨划的,木桨长约6尺,下端扁宽,上端较细而圆,以手握合适为宜。牛皮筏的制作与羊皮筏基本相同,只是皮胎较大,组筏时一般不充气,而是内充以物或草等。

羊皮筏有大、中、小型之分,大型的由41排约460个皮胎组成,用水手8人,载货约15吨;中型的由30排约396个皮胎组成,用水手6人,载重约10吨;小型的由27排330个皮胎组成,用水手4人,载重约5吨。渡客羊皮筏最小,一般由13个皮胎组成,载重约400公斤,水手1人即可,多为近途及沿河两岸摆渡。牛皮筏以大型、小型为主,大型由128个皮胎组成,载重达20吨,水手10人。小型筏由64个皮胎组成,载重10吨,水手6人;也有32个皮胎组成的。皮胎多少,视经济与适用条件而定。

筏客,俗称筏客子,多为回民。每年三月中旬,黄河水解冻,皮筏便开始下水运输。把上游青海等地的皮毛、木材、油料、粮食等运到兰州,或经兰州运至包头等地,又把兰州的瓜果、水烟、药材等运往靖远、宁夏、包头。皮筏,在运输工具落后的时代,不仅完成了大量的运输任务,也给兰州增加了一景。

明代兰州筑城后,北城墙外逐渐自然形成断断续续的道路。清代,在渡口上下亦形成部分便道。清末民初,金城关一带已十分繁华。张维《兰州古今注》载:“金城关:兰州铁桥之北有山曰白塔,其上庙宇栉次,山下居人数千家,沿河列肆,长约三四里,肆西北山之阳为金山寺,凿山岩为兰若,每当重九,都市人士携酒登饮。于此又西为金城关,南阻大河,北连崇岭,自汉时设关,隋时复置关官,两千年来号为险峻。前数年间开修公路,以地狭尽毁其城,划高拓狭,周道如砥,汽车飚行,瞬息即过。”民国时,整修兰宁驿路和甘新驿道,拓展靖远路、金城路为公路;修国际运输联络线,拓建白云观至中山桥段,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拓展道路,今南、北滨河路部分路段形成。共和国成立时,今南滨河东路路基所在地有7条互不联属的便道,自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