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下设单位 > 正文

【兰州蓝】雾霾不是不可治

发布日期:2016/1/25 18:46:54 浏览:636

煤掀掉“黑盖子”,在多措并举中严控污染源

兰州治霾,首当其冲的是煤。

新年首日,在农民巷西社区工作的韩燕,一大早就来到平凉北路“三栋楼”下,用液化气灶点燃了新年“第一火”。

一街之隔的楼房早已集中供热,但生活在这排砖混结构的老楼居民和做生意的商户,只能靠煤炉取暖。

不一会儿,一位商户走过来,钳走一块烧得通红的蜂窝煤。住户陈耀华也从这儿拿走3块引火煤,他回家后用打火机就能点着。

“过去家家户户用木柴生火,浓烟滚滚,楼道里经常弥漫着呛人的烟味。”陈耀华说,免费领取引火煤已经成为习惯。

兰州市监察局

↑1月6日,在兰州市平凉北路“三栋楼”下,社区工作人员胡慧芝(左)和韩丽华为无暖气住户引燃无烟引火煤。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三栋楼”的住户都是低收入群体,1.7元1斤的无烟煤都舍不得烧。社区不但为他们免费发放引火煤,还对无烟煤给予补贴。

在兰州,像“三栋楼”一样无法集中供热的住户很多。有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清晨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还送“火”上门。

不起眼的小煤炉,能有多大污染?

兰州环保部门介绍,仍有15万个小煤炉集中在老旧楼院和城中村,这些小煤炉“直排”的污染物每天加起来约30吨,甚至超过集中供热的电厂排放。

生活燃煤只是兰州的污染源之一。老工业基地、河谷地形、静风天气,这些不利因素,一度让兰州成为污染最严重的城市。

“要坚决打赢大气环境治理的整体战和攻坚战,还老百姓一片蓝天和清新空气。”2011年底,甘肃省委提出,将治污列为兰州第一民生工程。

从一家一户的小煤炉,到燃煤锅炉,再到热电厂,压煤量、限煤质,城市上空的“黑盖子”一点点被掀开。

——城区所有燃煤锅炉被“换血式”改造,1286台两年内全部“退役”,仅此一项,就削减二氧化碳479万吨。

——在进城道路上设19个卡点,24小时不间断检查,杜绝劣质煤进城。

——对城区3家热电厂和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采取限负荷、限煤量、限煤质、限浓度、限排放的“五限”措施。

目前,兰州城区年燃煤消费总量控制在620万吨以内,比2012年以前减少395万吨,“煤控区”从城区向周边乡镇延伸。

压煤,只是兰州调整能源结构,从源头治霾的缩影。

面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不合理,兰州对主城区污染企业采取了“改、停、关、搬”的严格措施。

——先后投入10亿元,对全市火电、化工、钢铁等高排放行业的210家企业全部进行治理。

——“冬防”期间,对200家左右的砖瓦、铸造等企业实行停产减排措施。

——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其中2014年关闭7家企业的20条落后生产线。

——先后推动100户工业企业“出城入园”,启动兰石集团等94户企业搬迁改造。

“过去人们说兰州大气污染是‘黑盖子’,外观颜色‘黑’,就是烧煤造成的。”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说,通过强力“压煤”,兰州大气污染类型已由典型煤烟污染,向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煤烟混合污染转变。

P>

治霾也成了兰州检验干部的“试金石”。

“我们都当过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彼此很熟,面对治污不力,不能讲关系、认人情。”一年前,郭薇还是兰州市委市政府督查室一处处长。

在她的带队督查和建议下,西固区委将时任陈坪街道的党工委书记免职,主要原因是辖区内的小冶炼、小加工厂存在排污,没有严格按冬防要求去落实。

打响治霾整体战攻坚战以来,包括兰州原环保局局长在内,一批干部因治污不力被免职,其中仅2015年就有65名干部被问责。同时,兰州有18名干部因治污得力,被提拔重用。每年兰州还拿出4000万元,对冬防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表彰奖励。

兰州市监察局

↑1月5日,在兰州市黄河母亲雕塑旁,游客拍照留念。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兰州治霾最成功之处,在于自始至终将打造坚强的执行力作为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王伟等专家曾到兰州调研,在他们看来,兰州市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确保了上下齐心,政府的意图能够有效执行。

2014年8月,环保部在兰州召开京津冀等14个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分享兰州治污经验。

环保部副部长翟青在会上说,兰州无论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跟很多城市相比都不具备优势,“从一个重污染城市到现在这样的状况,靠的是什么?至少在这个阶段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决心问题、信心问题,还是一个管理问题。(记者:王宏伟、谭飞、王艳明、王衡、肖正强、白丽萍)

最新下设单位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