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旅游景点 > 正文

2016兰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日期:2016/4/11 12:55:01 浏览:3492

现常态化运营,累计开行26列、1140车。启动实施兰州国际港务区建设,东川铁路货运中心投入运营。全市进出口总额由18.79亿美元增长到51亿美元,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占到四分之一。五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022.11亿元,是“十一五”的8倍,引进“三个500强”企业42家。深入开展人文交流,组织群众文艺团队赴俄罗斯、英国参加国际民间交流艺术节,10多个国家和地区来兰开展文化艺术交流展演活动,1100多名中西亚学生在兰留学。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实现了发展环境优化的新跨越。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55项,市级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到201项。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和代办服务模式,提高了为民服务水平。建成政务电子监察系统,实现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公共资源交易等事项全方位监控。全面推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极大释放市场活力,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到27.92万户,比2010年翻一番。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全面推行预算内外收支统管和零基预算。金融体制不断完善,投融资市场发育程度明显提高,组建运营兰州农商银行,新引进金融机构8家,扶持6家企业上市融资,11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组建兰州投资、交通、能源、工业、农业、文化等资本运营平台。建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基本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开展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发证工作。

五年来,我们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大力转变工作作风,实现了行政效能提升的新跨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开展,解决了一批“四风”和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及时报告工作,认真执行决议决定,积极配合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项调研和专题询问,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70件。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积极采纳政协委员调研成果和协商建议,办理政协委员提案1960件。提请市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22部,制定政府规章45部、修订规范性文件83件。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编制运行“五张清单一张网”。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和网民诉求办理答复工作,人民网留言回复率排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从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市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73.78。配合开展了经济责任履行和机构编制等重大审计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做到了“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

刚刚过去的2015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我们突出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重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稳中有好。生产总值增长9.1,分别高于全省、全国1个和2.2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5和12.3,明显高于经济增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1.57,排全国省会城市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22.85;物价上涨1.3,低于控制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6;全面完成为民兴办的24件实事。

各位代表,“十二五”是我市经济发展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发展空间拓展、创新活力增强、开放开发加快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兰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新闻媒体和广大网友,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兰州建设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繁重,新兴产业尚处在培育壮大之中,需要加快转方式、培育新动能;城市功能和管理还存在不少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市整体环境与快速成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的地位不相适应;虽然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取得显著成效,但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综合承载能力不强,走绿色发展之路任重道远;广大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收入、户籍、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问题较多,各类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2014年、2015年连续发生自来水异味问题,教训极其深刻;政府职能转变和机关作风还不完全适应新常态的要求,行政效能和执行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政府工作人员发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影响了政府形象。为此,我们将在工作中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努力破解难题、补上短板。

二、“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根据《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政府在广泛征求意见、集中各方智慧、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编制了《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三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支撑。今后五年发展的重点是,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着力推动大都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物流、大市场、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做美兰州。

一、关于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年均增长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到2017年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2020年超过3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6000元左右。确定这一目标,充分兼顾了目前发展实际和长远发展需要,也力求体现在全省的中心带动作用,逐步缩小与全国的发展差距。省上确定“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为年均7.5,我市8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按照2015年生产总值2095.99亿元测算,实现2017年比2010年翻一番和2020年超过3000亿元的目标是完全可以的。

二、关于创新驱动发展。《规划纲要》把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到2020年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这既是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情况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效益的必然选择。兰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比较集中,特别是随着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加快,兰州新区、高新区和经济区科技创新平台作用逐步放大,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会持续增强。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大力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营造更加精准有效的创新政策制度环境,着力强化和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是有把握的。

三、关于统筹协调发展。省委关于“十三五”发展的《建议》提出,“推动中部经济区率先突破发展,强化兰州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根据这一要求,市委《建议》强调在“十三五”时期着力推进大都市建设,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中心城市。为此,《规划纲要》突出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明确了加快“大兰州”经济区建设,促进“兰西城市群”互动开放,加强联合走西口的跨省域发展等重点工作,尤其要构建以兰州为中心的半小时和一小时经济圈,促进与周边城市、重点城镇的同城化发展,在全省的辐射、带动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城乡协调发展上,重点是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方向,优化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构建“主城区—兰州新区—县(区)—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一体化发展的城乡体系,把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农村,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

四、关于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5、50、18,地表水质量好于三类水体比例达到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城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建成国家园林城市。基于以上目标,我们将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围绕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的目标,积极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使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保持在18以上,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0以下;持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加快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标准体系,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制度化、法治化、常态化,到2020年城区空气质量达标率超过80,PM2.5浓度下降到40微克/立方米以下,力争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生态绿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五、关于城乡居民收入。《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0.2,城乡收入比缩小到2.8∶1以下。一是考虑了居民收入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同步或高于经济增速的政策要求。二是考虑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达标需求,只有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尽早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标准。三是考虑了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带来的增长带动,目前我市已转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随着扶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产业项目持续推进实施、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将有效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六、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建设9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到2020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到生产总值的8和5以上,初步成为全市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这是适应新常态、构建“大三产”格局的需要,也是挖掘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兰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黄河之都”,具有独特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十二五”以来,借助省上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有利契机,我市确定并正在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只要我们抓好项目这个支撑,推动文化与旅游、体育、农业等融合发展,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提升文化旅游价值链,就能够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柱产业。

七、关于对外开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8,其中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额年均增长10。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节点城市功能日益凸显,正在从传统的内陆城市成为向西开放的前沿,我们抓住这个最大机遇,在互联互通、人文交流、对外贸易、招商引资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十三五”时期,将通过建设国际港务区、打造综合交通枢纽、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建设丝路信息走廊、推动区域合作发展等一系列措施,构建与中西亚及欧洲商贸物流、产业合作、信息服务、人文交流的大平台,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新高地,使兰州“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水平得到新的提升。

八、关于基本公共服务。《规划纲要》提出,在教育方面,将持续加大投入,促进均衡优质发展;在就业方面,将坚持创业带动就业,大力扶持和发展众创空间,进一步培植就业增量;在社会保障方面,将突出养老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建设5个以上上千张床位的医养结合养老基地,养老设施覆盖95以上乡镇和70以上行政村;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方面,将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和体育场地全覆盖;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市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市级专科医院全部达到三级专科医院标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

三、2016年的重点工作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首战之年,是“十三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将按照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市委经济工作暨扶贫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逻辑,深入贯彻省委王三运书记关于兰州工作“五个方面展示新作为”的要求,突出建设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的目标,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着力打造兰州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最新旅游景点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