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资讯杂谈 > 正文

【兰州故事】1989年万里航拍,甘肃摄影人的逐梦蓝天之路

发布日期:2016/3/31 1:59:35 浏览:502

1989年万里航拍,甘肃摄影人的逐梦蓝天之路

讲述人廖斌著名航空摄影家1989年乌鲁木齐——哈尔滨万里航拍摄影师

飞越天山

阜新-兰州

赵群力和廖斌在航拍中

阜新-兰州

火焰山上空

因梦想俯瞰大地,从而就痴迷上了遨游蓝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几位甘肃摄影人,开始了他们的逐梦蓝天之路。他们也由此成为甘肃民间航拍的最早尝试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民间航拍正在起步。甘肃也有一批梦想蓝天、酷爱摄影的年轻人,开始他们的民间航拍之路。这也是国内最早从事航空摄影的民间群体之一。时任甘肃电视台摄影记者的赵群力,便是这些人的带头人。后来,他被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界航拍第一人。

廖斌从小和赵群力熟识,长期和赵群力一起航拍。多年磨练之下,他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航空摄影高手。1989年,他跟随赵群力以及多位航空爱好者一起,完成了从新疆乌鲁木齐到东北哈尔滨的航拍,后来又完成了从白龙江源头到四川嘉陵江的万里拍摄。2001年9月2日,赵群力先生在凤凰卫视《远去的家园》大型电视片的航拍中在温州遇难,当时在纪念会场中张挂的巨幅图片《我欲乘风归去》也是廖斌的摄影作品。

航空摄影,有着无穷的魅力,但也是风险和挑战并存的职业。2013年7月20日,张掖汽车拉力赛中航拍摄影师于永刚失事遇难。人们的焦点,再次关注到航空摄影人这个特殊群体中。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廖斌讲述的亲历故事:乌鲁木齐到哈尔滨的万里航拍记。

第一架飞机,梦想由此开始起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甘肃的民间航拍,可以说在全国是首屈一指的。我们起步早、水平高,尤其是甘肃电视台有一架“蜜蜂”轻型飞机,在当时全国的省级电视台中是唯一一架。

这架轻型飞机和赵群力密不可分。我和他从小熟识。那时,正值“文革”,我们都是“狗崽子”,经常在一起玩,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苏联的卫国战争,话题中最多的就是飞机。

单有想法是不够的。我们能走上航空摄影之路,和一个人关系非常密切。他就是甘肃航校原校长黄树年。黄老师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第一批滑翔运动员,后来在甘肃航校任教。甘肃航校是隶属省体育系统的学校,所以我们都有机会跟着黄老师学习航空知识。

文革结束后,赵群力调到甘肃电视台从事摄像工作。1980年后,他在北京,意外结识了北京航空学院的一位教授。这位教授说,北航当时正在设计一种轻型民用飞机。这种飞机价格低,能满足一部分人上天的愿望。这个消息,终于启动了他心底的蓝天情结。北航的轻型飞机叫小蜜蜂,重量150多公斤,机翼展开全长约15米。起初的型号是双翼的,后来为了增加推力,又将机翼改成了单翼。飞机上刚刚能容纳两个人。不过,价格也不低,两万元。1985年前后,我们的工资才四五十元。

回到兰州后,赵群力就四处奔走,筹集资金。最后,在甘肃电视台、甘肃民航等多家单位募集够了资金。这一番折腾下来,就到了1987年了。飞机被命名为蜜蜂号,驾驶着蜜蜂号上天的赵群力成为中国第一个能够驾驶飞机的新闻记者。

飞越天山,一次成功的极限挑战

最初,我们能接触到航空拍摄,和工作性质密切相关。我的单位城乡规划研究院需要航拍资料。赵群力则是电视台的摄像,也需要更高的角度。自然就想到了航拍。这也是那个时代摄影人的特点。

有了飞机,自然要找选题。1989年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能不能举行一个活动?北京航空学院、中国之友航空俱乐部、甘肃电视台、香港翌洋航空设备有限公司联合在一起,提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什么计划呢?用改进定型后的蜜蜂小飞机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之间来一次万里飞行。这个计划,不要说在当时,即便现在也是令人震撼的。

飞机航拍,对天气要求比较严,而且飞行时间、线路必须经过空军的批准。同时,飞机对后勤依赖非常严重,保障也是个大问题。可以说,难题重重。

不过,计划一提出就受到各方关注。国家体委将这个计划报给了空军,没想到,竟然被批准了。初步将起飞时间定在九月初。我们的飞机是用卡车拉到乌鲁木齐的,出发日期是9月4日。第一站飞越天山到鄯善。

从乌鲁木齐出发,第一个挑战的就是天山。飞越天山,这是个巨大的挑战。消息公布后,引起了社会上众多的关注。好多人,或写信,或打电话,阻止我们冒险。在当时飞机飞越天山是一种很大冒险。尤其是一些解放前的飞行员,再三劝阻我们不要飞越天山。

其实,他们都误解了我们的想法。大型飞机要飞越天山,必须保证有一定的高度,天山的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即便最低的博格达峰海拔也是5445米。蜜蜂号,肯定飞不了这么高。

但蜜蜂号也有自己的优势。飞不了大山,我们可以顺着公路飞。穿越天山的公路,高处2400米。而且,蜜蜂号机翼长度15米左右,可以在悬崖间穿行。因此,蜜蜂号完全可以顺着公路而飞,在山峰的缝隙中穿过山脉。

尽管如此,这个计划也是很冒险的。我们做足了准备,甚至做了迫降的准备。飞机上装了电台,准备了绳索、手电筒、食品、水等等。想法是一旦不行就在山间平坦地带进行迫降。飞越天山前检修了飞机,加满了油。

三架蜜蜂飞机在公路上起飞,冲着连绵不断的山脉飞了过去,我拍下了起飞的瞬间,后来这张照片被全国多家媒体报刊采用。

阜新城外,飞机落在了粮库里

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路途遥远,而蜜蜂号的航程只有400公里。按照计划两天一段航程,途经哈密、敦煌、下河清、武威、银川、公庙子、毕克齐、张家口、阜新、四平、哈尔滨,行程5100公里。9月28日下午3时,三架“蜜蜂”超轻机安全抵达哈尔滨王岗机场。我们从中国北方的广袤山河上横穿而过,拍了大量的图片录像。这在民间航空史上也是首次,在世界上也属首次,后来受到国际航联的表彰。

这一路,空军给我们帮了大忙。一路上,我们基本上按照空军航站飞行。晚上,住宿休息都在航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后勤保养负担。

起初,意外总是不断发生。尤其在西北,飞行的天气状况非常重要。蜜蜂机身比较轻,风小一点能偏出50米,风大一点就偏出三四百米。我们没有gps啥的,只有很简陋的地图。一般以公路、铁路、河流等作为参照物,才不至于迷航。

大风总让意外不断。一次,一架飞机竟然挂在了电线上,飞机倒了。油箱也破了,汽油哗哗而出。驾驶员当机立断,从机舱里跑了出来。幸运的是,电线没电,也没有擦出火花。否则,绝对是机毁人亡。

还有一次,在安西桥湾,澳门航联主席陈忠弼在飞行中遇到了大风,飞机顶风而飞。小飞机逆风而飞,会出现有“空速”没“地速”的情况。从飞机的速度表上看,飞得挺快。其实,同地面参照物相比,却没有移动。看着油快耗干了,只能赶紧找地方降落。那时,都是从公路上起飞,降落自然在公路上进行。河西走廊地广人稀,公路上车辆非常少。他找了段平坦的路段,降落了下来。可是,没有汽油也没有办法。咋办?只好把飞机当做汽车,发动起来,保持航向,在公路上滑行,寻找加油点。

飞行中只要不遇到雷暴、大风就没有啥问题。到辽宁阜新后的一天,天气炎热,前方出现了积雨云,大片的云层挡住了去路。小飞机是无法穿越云层的,只有绕着云层飞。积雨云面积大,一绕就没有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飞了。无奈,只能向前飞,看看能不能找个地方落下来。一来初秋的东北,到处是农田,能供降落的公路难找。二来天就快黑了,不能在天黑前降落,问题就大了。

就在这时,前面却是一晒着粮食的水泥场,只能降落在那里了。三架飞机逐次降落了,我们才松了口气。可粮库的保卫部门却紧张得不行,荷枪实弹地把我们包围了个严实。以为我们是空降的敌特飞机呢。等说明情况后,同志们热情得不得了。第二天早上我们起飞时,发现晒场小,无法起飞。粮库的师傅们把飞机抬过了围墙。我们就在铁路线装粮食的站台上起飞了。

万里之行,我们积累了经验,也将航空摄影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但这也是一个风险和挑战并存的行业。算起来,赵群力遇难十二年了。几年前,延安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又在兰州桑园峡遇难。前几天,张掖拉力赛又有航空摄影人遇难。

但我想无论如何,航空摄影这条路摄影人们仍将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文/图本报首席记者王文元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