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资讯杂谈 > 正文

甘肃举行兰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4/2/7 18:57:17 浏览:37

功夫,打造兰州黄河IP,将文旅融合契合处立足于文化、联结点切入于旅游、融合点落脚于场景,推动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

二是推动硬件软件双提升。“大流量”的关注度和“大留量”的游客,让兰州享受旅游带来的“红利”同时,开展硬件软件双提升工作势在必行,既是顺势而为、也是主动出击。为此,我们制定了《硬件软件双提升实施方案》,与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联动,清单式定时、定责快速推动实施景区周边畅通、旅游枢纽提升等10大“硬件”提升行动,同步实施文旅融合提升、文旅业态丰富等10大“软件”提升行动,着力解决发展短板、弱项,应对新问题、培育新业态,让兰州旅游口碑与颜值齐名、让兰州“大流量”与游客“大留量”双赢。

三是差异化打造兰州特色。我们不与北上广比高大上,不与旅游资源大市比资源,我们需要突出兰州特色,突出兰州的烟火气,坚持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来规划经营,让黄河成为兰州最响亮的代言。为此,我们制定了《烟火兰州实施方案》,构建兼具兰州特色烟火气的文旅“吃、住、行、游、购、娱 安全 智慧”八要素服务体系,打造差异化、特色化文化旅游集聚区,让兰州文旅发展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在“引客入兰、留客驻兰”上见实效。

四是全盘布局“文化强市”建设。文化是兰州的灵魂、底色和硬核实力。站在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新起点,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先发力、带好头”的殷殷嘱托,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市委“1139”工作部署,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此,我们制定了《文化兰州实施方案》,系统性规划、战略性布局“文化强市”建设,统筹做好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塑城四篇文章,打造“读者之城、书香兰州”,将兰州山水之美、历史之美、人文之美融入文旅发展,全要素、全方位、全季节推进文旅发展,让“黄河之滨也很美”的金字招牌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中国日报记者:

据了解,2023年以来市商务局以“畅享兰州·乐购金城”为品牌,在重点消费领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促消费活动,请问我市商贸与文化旅游促消费将如何紧密结合和相互融合?

兰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苏勇:

感谢记者同志对我市商贸、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今年以来为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促消费稳增长的各项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促进作用,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市场复苏回暖。市商务局深挖传统消费潜力,释放新型消费活力,优化消费升级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城乡区域联动、部门联手协同等方式,聚焦实体零售、住宿餐饮、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领域,打出促消费活动“组合拳”,全年以“畅享兰州?乐购金城”为品牌,以“春之约”“夏之风”“秋之韵”“冬之美”为主题,开展常态化促消费活动,营造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周周有场景的促消费浓厚氛围,推动吃、喝、玩、逛、购等方面消费供给提质增量,加速升腾城市“烟火气”。截至目前组织实施了线上线下年货节、汽车展、家电家装节、陇上美食博览会、特色餐饮小吃展、双十一网络购物节等重点促消费活动50多场,指导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600多场次。同时,紧抓年中兰州“旅游热”这一有利契机,坚持文商旅融合,做好吃住游文章,持续开展“赏美食·品甘味·逛金城”系列主题活动,精致打造兰州老街、大众巷星光夜市、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与中山桥相临的黄河食渡文化夜市等消费集聚区和网红打卡地,延伸消费场景、丰富消费业态。通过促消费活动的持续开展,今年1至10月份,全市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3,增速位居全省第3位,占全省限上社零额比重38,省会城市贡献突出。特别是与旅游紧密相关的住宿和餐饮营业额分别增长71和43.6,均创年内新高,10月旅游旺季期间,住宿和餐饮营业额当月分别增长111和101,“促消费”拉动效应明显。

促消费是一项长期的常态化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聚力消费抓潜能释放,坚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以区域(特色)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牵引,协同文旅、体育、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委会等职能部门,推进特色餐饮街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利用节假日消费节点,系统谋划实施好吸引游客、让利市民的促消费活动,更好地激活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平台经济等消费新场景,发展消费新业态,强化消费新供给。

兰州晚报记者: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服务保障我市文旅行业发展中发挥了哪些至关重要的作用?

兰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宝成:

今年以来,兰州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保景区平安,护游客安宁”工作目标,创新服务保障机制,打造“旅游警务”兰州样板,在主动创稳、服务发展上全面发力,积极开展“护游”服务工作,当好“平安管家”,真正实现“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让广大游客切身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一是强化信息研判,当好风险“过滤器”。全市公安机关密切关注、及时排查景区周边易肇事肇祸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长期上访人员等各类治安重点人,常态化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做到防范不留死角、检查不留盲区,不断化解风险隐患,特别是重点加强对景区周边出租房屋排查、“黄赌毒”等问题整治,累计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45份,排查整治景区及周边治安复杂的村居、街巷以及高发案地区200余次,清查景区周边宾馆酒店、民宿、酒吧等重点场所800余家、整治各类风险隐患5起,以平安稳定的“软环境”,助力灯火通明的城市“夜经济”。

二是强化巡逻防控,当好平安“守护者”。今年以来,针对全市旅游业持续升温的良好势头,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平峰巡线、高峰守点、日常控面”的要求,采取“五巡”(车巡、步巡、视频巡、快警巡、警航巡)方式,健全“警格 网格”模式,在全市34家2A以上景区和8个网红打卡点,严格落实“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三见警制度,出动警力30000余人次,车辆10000余台次,排查整改涉水、涉崖等风险隐患78处,增设安全警示牌90余个,充分发动群防群治力量,高效处置涉旅矛盾纠纷,服务保障400万人次游客安全有序游览,切实保障社会面和景区秩序安全平稳。

三是强化旅游服务,当好发展“护航员”。全面落实宾馆酒店“首违不罚”“两免一清”等措施,增加接待国外旅客酒店数量并加强住宿登记培训。对未携带身份证或身份证遗失的旅客,开通“无证住宿”APP,方便游客出行。采取“实地 网络”相结合的巡查方式,督导宾馆、酒店、网约房(民宿)严格落实“四实登记”和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制度。另外,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大安保”理念,聚焦“四安”目标,坚持“四全”要求,依法依规、分级分类做好重大文旅活动的风险评估、申报审批、现场安保等工作,重点加强5000人以上大型文艺演出、公益性展演以及各类人员密集性活动的全过程安全监管,牢牢守住重大文旅活动的安全底线,圆满完成了兰洽会、兰马赛、WTT,以及一系列大型文艺演出共170余项800余场次活动的安全保卫工作,实现了“大事小事都未出”安全目标。不断以执法服务的温度提升旅游发展的热度,持续擦亮“旅游警务”名片。

香港商报记者:

水上巴士是我们兰州市独特的交通出行方式,请问我们怎样将水上巴士与兰州旅游高效结合?

兰州市交通运输委党组书记潘进军:

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发展密切相关,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对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黄河穿城而过是兰州市的地理优势,我市积极利用地理优势,拓新旅游思路,打造旅游品牌,将水上运输与兰州旅游深度融合,一方面提高游客出行便捷性,展现城市服务水平,另一方面打造新颖水上旅游项目,呈现兰州旅游特色。

下一步,为更好地发展我市旅游事业,一是将水上巴士与陆地运输有效接驳,在距离码头最近城市道路处设置公交站点,在地铁口最近黄河两岸处设置水上巴士停靠点,在码头出口处设置出租车临时停靠点,将水上巴士与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有效接驳,最大限度为游客出行提供方便。二是继续推进“夜游黄河”水上旅游项目,打造城市观光“精品航线”,将水上“夜游黄河”打造成兰州旅游必打卡项目,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感。三是加强水上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实施黄河兰州城区段航运提升工程,将城区段(深安大桥至宝兰铁路桥)38.4公里单向五级航道提升改造为双向五级航道,新建7座码头,提升改造12座现有码头,为水上运输做好基础设施保障工作。

卢莹:

感谢潘书记的解答,记者提问环节就到这里。需要单独采访或进行深入报道的记者请会后联系省政府新闻办。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希望新闻媒体持续关注并做好深入报道,将“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兰州文化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全域旅游体系。

请各位媒体朋友稍作休息后,继续参加兰州市综合交通大会战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