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资讯杂谈 > 正文

《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

发布日期:2023/11/29 9:41:02 浏览:122

及配套土建设施,运行费用较高,对于服务范围包含相邻乡镇的,需考虑垃圾渗滤液的转运费用;(2)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施:针对国内乡镇填埋场建设规模及垃圾渗滤液产生量较小,建设固定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近几年来出现了一批移动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车,即将一体化处理装置安装于可移动式车辆上,该种模式能在多个乡镇之间灵活使用,满足小规模处理要求,成本较低,且出水水质要求可稳定《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要求。

目前固原市四县一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建成渗滤液调节池及渗滤液处理设施,渗滤液设计处理能力总计280m3/d;彭阳县及隆德县的乡镇填埋场设置了渗滤液调节池,未设置渗滤液处理处置设施,调节池容积在64~100m3;泾源县乡镇的渗滤液均拉至城区渗滤液处置场进行处置;西吉县及原州区的乡镇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及处理处置设施均未设置。

本规划主要对未设置渗滤液调节池及渗滤液处置设施的填埋场进行规范建设,补充相应处置设施。

1.渗滤液调节池

根据《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场技术规范》(GB51220-2017),当原系统不完善时,封场工程内容应该包括填埋气体收集和处理工程与利用工程,渗滤液导排和处理工程等,另外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564-2010),在填埋区与渗滤液处理设施间必须设置渗滤液调节池。因此本规划新增渗滤液调节池19座(包括已封场但未设置渗滤液处理设施的填埋场,不包括待封场填埋场),主要为西吉县及原州区的乡镇填埋场。

乡镇填埋场的设计总库容约3-5万m3,因此垃圾渗滤液产生量约3~5m3/d,根据《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GB55012-202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调节池容积不小于3个月的渗滤液处理量,即有效容积不得小于250m3。无论是运行中填埋场或已封场填埋场,垃圾渗滤液都是不断产生的,必须加快建设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因此本次规划建设的调节池均为近期建设,具体建设情况具体如下表:

2.渗滤液处置设施

固原市除了各县城区及原州区垃圾填埋场设置了渗滤液处理设施外(设计处理能力总计280m3/d),其他乡镇垃圾填埋场均未设置渗滤液处置设施,因此需结合各县区域内乡镇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渗滤液产生量情况,统筹规划。

固原市乡镇填埋场运行年限多大于5年,为成熟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可生化性较低,渗滤液中的COD、BOD、氨氮以及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浓度、色度较高,且对生物处理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无法采用生化处理完全去除,因此,结合目前国内采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本规划建议采用两级DTRO工艺,最终处理工艺需根据渗滤液特性及进出水水质指标综合确定。

由于乡镇填埋场建设规模较小,渗滤液产生量约为3~5m3/d,并且建设年限较久,多位于远离中心城区的郊区,若在每个乡镇建设传统模式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站,造价较高,建设难度较大,且处理后的尾水与市政管网的衔接较困难,因此考虑在发展较好的将台堡镇建设传统的固定式垃圾渗滤液处理站,收集兴隆镇、硝河乡、马莲乡、王民乡、兴坪乡、什字乡、西滩乡的垃圾渗滤液;其他乡镇则采用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设施(一体化设备),无需选址,且相较于将其他乡镇渗滤液拉运至固定式处理站而言,降低了运输成本。

出水水质需根据出水去向综合考虑,渗滤液处理设施具体设置如下:

第7章投资匡算

7.1投资估算。

固原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中长期专项规划(2023-2035)近期估算总投资44757.52万元,其中垃圾分类收集设施补充建设投资1013.52万元,占总投资的2.26;垃圾分类收集转运车11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5.02;新建及改造垃圾转运站设施建设5360万元,占总投资的11.98;垃圾分拣中心建设投资1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1.28;垃圾堆肥场建设投资4110万元,占总投资的9.18;填埋场封场治理建设投资5650万元,占总投资的12.62;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投资3424万元,占总投资的7.65。

近期分项投资估算表如下:

7.2资金筹措。

市发改委负责制定与垃圾分类挂钩的收费制度,市财政局、原州区人民政府负责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加强垃圾处理经费投入。投入包括垃圾分类投放环节设施配置及宣传引导、收集运输环节设施设备配置、末端处理设施建设、垃圾处理费、垃圾分类奖补激励经费等。

切实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确保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设计及运营,鼓励各金融机构对建设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贷款,另外要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各类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第8章管理及保障措施

8.1完善制度法规,落实资金保障。

完善制度法规:固原要推行垃圾分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大综合执法力度,保障垃圾分类的有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制度、可回收物回收补贴制度、污染者付费制度、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制度及其他奖惩办法和细则。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市、县(区)人民政府应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将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合理确定生活垃圾分类运营和补贴标准,保证垃圾分类工作中所涉及的设施配置、人力资源、运营管理等所需资金的正常投入,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研究制定垃圾减量激励制度,完善支持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置工作的财政补贴机制等各项政策,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生活垃圾治理。同时,政府还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项目,如垃圾分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还可以通过收费制度来保障生活垃圾治理的资金,如政府可以研究出台生活垃圾“分类计价、按量收费”的收费制度,突出多产生多收费、不分类多收费原则,以经济手段倒逼垃圾产生者少产生垃圾、分类别投放垃圾,促进源头减量和分类效果,同时收缴的费用可反哺垃圾分类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8.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推进垃圾分类。

同时发挥市场作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探索特许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专业化服务公司。探索创新模式,推动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垃圾分类服务,逐步将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主体纳入环境信用体系。

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形式,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和运营服务。培育和发展具有专业化、规模化的收运处一体化企业。研究建立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和低值废品回收的成本补贴机制,出台相关市场推广引导机制,严格执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税收优惠政策。建立激励引导机制,采用“积分兑换”、“绿色账户”、精神文明建设评比、荣誉奖励等激励形式引导市民对居民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投放。探索建立镇村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形成农户适度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经费分担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

此外,在分类收集运作过程中,首先应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分责机制,明确责权义务,并按照政府制定的分类收集管理办法、分类专项规划等政府指导文件进行实施。利用市场手段,引入相关市场化企业运行分类收运工作,政府按责加强各环节的运营监管。

8.3加强监管,定期评估。

为保障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进行,需加强监管,定期评估,摸清现状。市政府可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各街道和乡镇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年度垃圾分类覆盖率与相关指标、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运营与管理要求、人员安排与经费投入,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和单位社会责任的重要依据。建立垃圾分类工作“日检查、月通报、年考核”的监管考评机制,制定科学可操作的垃圾分类考评细则,严格按照考核办法组织实施。

建立信息公开与舆论监督制度,定期公布工作进度;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处置过程监管体系,深化环卫体制改革,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借助智慧环卫平台,实现生活垃圾检查人员、管理人员、整改人员三者之间信息及时互通,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幅提升监管效率。

各县(区)要定期梳理辖区内生活垃圾产生、收集、清运及处理情况,排查存在的短板弱项和风险隐患,根据现状调整优化垃圾处理处置模式,不断持续推进相关工作。

8.4加强宣传教育,夯实群众基础。

建议固原市在垃圾分类与回收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持续的社会宣传,与社会公众进行有效、透明的沟通。拓展多种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和微信、短视频等信息化媒介,社区(村)、单位、公共场所、窗口地带宣传栏、LED屏、户外广告、活动广场等阵地,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展示工作成效,宣传先进典型,切实提升宣传效果,做到宣传无死角。推进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学前及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带动作用,做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各街道(乡镇)组建宣讲团,制定教材,分批培训,深入单位、社区(乡村)开展宣讲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定期开展宣传、督导活动,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中国电力网:你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

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中国电力网中国电力网简介:

中国电力网于1999年正式上线运行,是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全国性电力行业门户网站。

服务热线:400-007-158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最新资讯杂谈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