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我爱兰州 > 企业单位 > 正文

卅载耕耘笔墨传情共成长

发布日期:2023/7/12 18:49:48 浏览:89

来源时间为:2023-06-29

兰州公司起名兰州公司起名兰州公司起名兰州公司起名兰州公司起名兰州公司起名

电子阅读时代,仍有不少市民喜欢静下心来,闻着油墨清香,翻阅报纸。一张报纸,一组图文,是时光的见证者、时代的记录者,也是正能量的传播者。一个人物、一段故事,是精彩的人生、精神的力量,更是城市的温暖与光芒。一份报纸见证一座城,它既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又开创着城市的未来,一份好的报纸则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

评价一张好报纸,除了新颖充实、丰富多彩的内容,更要拥有一大批各行各业、多姿多彩的忠实读者。读者才是一张报纸的最终缔造者和报纸生命力和社会价值的最后成就者,读者的热爱和认可是一张报纸生命力持久、影响力巨大的根源与本质。

我们用报纸记录时间流逝里兰州文化和广阔社会的精彩传奇,而读者才是那个时间传奇的最直接的目击者和见证人。

在《兰州日报》创刊三十周年之际,记者采访多位老读者,他们讲述与这张报纸的点滴,温馨陪伴走过三十年的时光,仍然继续着与这张报纸的故事。

邓明:泛黄的报纸都是珍贵的回忆

“这些报纸刊登的文章都是我当年投稿参与创作的,每一张我都保存到现在,都是很珍贵的回忆……”谈及与《兰州日报》的缘分,老读者邓明流露出自豪的表情,他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具有年代特色泛黄的老报纸,饱含深情地向记者起与这张报纸的各种点滴故事。

“自创刊以来,我经常投稿文史作品,对于兰州历史、兰州老照片、有关兰州的古诗、古图,予以考释和介绍,就是为了讲述兰州本土文化。”邓明说。

此外,当时《兰州日报》副刊部特邀邓明为编辑,编辑兰州历史文化类及读书类稿件,他还给栏目起名《兰州梦华录》,专门刊载有关兰州地方历史文化的文章,刊发标准是原创性的文章。

“为此我登门拜访了很多兰州有名望的老先生,经历兰州岁月的老兰州人或长期寓居兰州的外地人,并向他们约稿”邓明回忆,《兰州梦华录》的刊文,现已成为编史修志、影视剧本、撰写论文的珍贵参考资料。

“希望这张兰州人自己的报纸像奔腾不息的黄河,滚滚向东,永不停息”在《兰州日报》创刊三十年之际,邓明送上祝福,也期望这张报纸将副刊办得更好,继续挖掘兰州历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同时,激发青少年热爱兰州的情愫,增强兰州人的文化自信,为建设兰州鼓劲。

燕兵:很幸运有一段媒体人的经历

《兰州日报》的创刊,让曾经的老报人燕兵有机会从一个文学青年,成为职业报人,先后从事副刊编辑,文体记者,虽然离开了报社从事其他行业很多年,但是仍笔耕不辍,坚持创作,作为媒体人的难忘经历,至今影响着他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

“那是报业告别铅与火、拥抱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起始,也是报业青春勃发、锐意进取、激扬文字的黄金年代,很幸运能有这样一段人生际遇,见证一个时代并且身在其中”,燕兵感慨道。

燕兵回忆,首任总编辑齐玉钞先生坚持政治家办报的理念,为这张党报设定了恒久的底色——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社会大局,服务群众生活,充分发挥喉舌与镜鉴作用。此外,这张报纸的人文气质也是从创刊伊始就一以贯之,既是兰州城市文化忠诚的传播者,也是当仁不让的城市文化的建设者。

燕兵认为,在融媒体的时代,纸媒的影响力虽逐渐下降,但坚守正义和良心,坚持社会担当,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生产有价值的内容依旧是报纸永恒不变的坚守。同时,他也希望这张报纸越办越好,继续秉持优良传统,热情拥抱时代,继续以有力量有温度的文字,为这座城市赋能。

李仲清:报纸点亮了我的文学梦

“对我而言,《兰州日报》就是良师益友!”李仲清是兰州石化的一名退休干部,自《兰州日报》创刊那天起,他就将这份报纸作为案头读物每天翻阅,“那时我还在单位党办工作,觉得这份报纸内容精彩,十分大气,能够让我第一时间看到全市动态,指导我具体工作的开展。”李仲清说。

每天阅读报纸的习惯,让李仲清对文字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兰州日报》情志盎然的副刊更是在他的心中激起了想要投稿的涟漪。“起初投稿,就是一顿狂轰滥炸,自然没有回应。可能是我对文学的狂热之情感动了编辑,她给我写了回信。”李仲清说,也正是这封信,从此让他备受鼓舞,从阅读者变成了办报的“参与者”。

“只要有时间,我就给《兰州日报》副刊撰稿。”30年来,《兰州日报》刊发了不少李仲清的作品,既有小说、又有散文,他将这个弘扬正能量、传播真善美的阵地看作自己奔向神圣文学殿堂,实现文学梦的重要基石。“30年了,这份报纸成为了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起对《兰州日报》未来的祝福,李仲清动情地说:“过去三十年,《兰州日报》记录时代风云、见证伟大变革,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祝愿《兰州日报》在今后激扬活力、守正创新,越办越好!办出兰州的地域特色,办出兰州的省会气概,办出兰州人的厚重,也办出兰州人的精彩!”

穆明祥:对副刊情有独钟

“我是这张报纸的忠实读者,自1993年创刊以来,不仅长期订阅,而且一直坚持投稿,从未间断”老读者穆明祥对《兰州日报》有着深厚的感情,30年来,穆明祥发表在《兰州日报》副刊上的诗词、杂文散文、时事评论、图书评介等作品数以千篇。尤其在2012年8月,穆明祥被《兰州日报》“七日谈”专栏邀约为专栏作者以后,每周基本上有不同类型文章等见诸报端。

穆明祥坦言,其实报纸的副刊有着极其广泛的读者群、受众面,不少读者订报纸,除了看硬新闻,大多数读者对副刊的软文更偏爱。很多报纸每周仅有一期的副刊版面,被广告挤占了位置,难能可贵的是,《兰州日报》的副刊窗口一直靓丽的开着,而且每周固定推出好几期不同题材的文章,满足着各类读者的个人需求,为各类爱好副刊作品的人提供精神食粮、文化营养以及增添了更多阅读乐趣。同时,穆明祥也希望《兰州日报》副刊能够长期存在,精心编辑各类出彩文章,服务更多像他一样关注副刊的读者。

《兰州日报》从步履蹒跚,到稳步向前,一路走来,忠实“粉丝”穆明祥见证了它的成长,而且时刻都在关注着它的发展变化,和这张报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缘。“而立之年整装再出发,希望兰报人继续书写辉煌,办出独具风格的地方报刊,在报道新闻事件,提供各类民生信息,弘扬社会正能量,助推兰州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展现新闻媒体担当。”穆明祥寄望。

杨玉珍:这份报纸珍藏着我一路的收获

“20多年来,我的277篇稿件刊发于《兰州日报》副刊,这几百份报纸依次走进我的百宝箱,留存记忆,珍藏着这一路走来满满的收获。”杨玉珍是《兰州日报》的一名老读者,同时也是一名文采飞扬的副刊作者,这些年,她与《兰州日报》的情感深厚,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杨玉珍曾在《兰州日报》副刊发表过一篇名为《文化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遗传密码》的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乡土情愫,在老伴的家乡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赵村引起了轰动。“老伴的家乡出版了《赵村志》《李氏族谱》,是村里的一件大事,我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了下来,没想到收到了那么多来自乡亲的赞扬。”杨玉珍说。

发表在《兰州日报》副刊上的《青山环抱榆中城》,则记录着杨玉珍自己的童年经历和少时回忆,她在文中细细诉说往昔,用饱含土地芬芳味道的文字,向读者展现榆中县的风土人情与精神气质。“这篇文章也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被兰州的许多媒体平台转发,我特别高兴,非常感谢《兰州日报》。”杨玉珍说。

对杨玉珍而言,《兰州日报》是她心中挚友般的存在,不仅能为她及时地传递本地新鲜资讯,也能刊载她在兰州生活时遇到的“心灵触动”,每天读报,也成了渗透她肌理的日常习惯。“《兰州日报》是一份具备精神涵养的报纸,我衷心地希望,它能够越办越好,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杨玉珍表示。

甘继祖:《兰州日报》是我的精神食粮

甘继祖今年80岁,是一名曾在新疆雪域高原喀喇昆仑千里边防服役过的退伍老兵,浑身都充满着军人的血性与坚韧。也正是这种性格,推动着甘继祖从只是阅读《兰州日报》转向了在《兰州日报》投稿撰稿。“2004年退休后,一次战友聚会上,有人说我文笔好,建议我在《兰州日报》发稿。没想到,话音刚落,就有人冷嘲热讽,说我肯定不行。”甘继祖笑着回忆起这段往事。

“不服气!我非要试试能不能行!”甘继祖说,没想到,他为《兰州日报》投稿的第一篇稿子,就被“七日谈”栏目采用,这让他在意外中感到十分惊喜,“没想到还真成了!因为这次,我感到特别受鼓舞,从此便开始经常向《兰州日报》投稿,稿件基本都被发表了出来。”

多年来,甘继祖陆续在《兰州日报》上发表了《当兵人永远是年轻》《梦回神仙湾》《深深的怀念》等数篇佳作,在副刊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版面空间中,追忆军旅时光、抒发家国情怀。“谢谢《兰州日报》搭建的平台,让我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每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了报纸上排列整齐的铅字,心中都会无比振奋。”

“30年来,《兰州日报》已经成为了我的精神食粮,特别是副刊,上面刊登的文章值得细细品味。希望《兰州日报》能够刊发更多宣传本地特色,副刊由本地作者创作的好文章,一定要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甘继祖说。

最新企业单位
  • 扎根机修一线铸匠魂扎根机修一线铸匠魂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94月26日,兰州石化机电仪运维中心机修三部组织“五一”节前设备保养工作,高级技师、钳工一班班长杨俊杰站在501乙烯压缩机组前,为……

  • 中国空军8架大型运输机空运医疗队员、物资抵达武汉04-30

    2月2日,中国空军8架大型运输机相继从沈阳、兰州、广州和南京飞抵武汉天河机场,向武汉紧急空运795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和58吨物资。2月2日,中国空军8架大……

  • 所有的985考研院校都难考吗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4-29虽然更多的985高校非常难考,但是在我国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的985高校,难度其实和一些比较强势的211高校一个难度,例如在我国……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